11月底,“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好消息傳來。近年來,與茶葉相關的技术培訓、電商直播和高技术人才隊伍建設,使得茶産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特征産業,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近来,“何故沙灣何故非遺——古鎮非遺探秘尋蹤之旅”活動在廣州市番禺區沙灣古鎮舉行。沙灣古鎮是2022年廣州市“非遺在社區”典型事例定點之一,本次活動作為“廣州首個非遺實景解謎活動”,既会集展现了沙灣古鎮“非遺在社區”的傳承效果,也標誌著2022年廣州市“非遺在社區”孵化活動圓滿收官。
12月17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和旅遊廳主辦、五市文明和旅遊局承辦的2023年“在寧夏非遺過大年”文旅系列活動在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開啟。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近来被宣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産代表作名錄,触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項目,其间三個項目來自江蘇,分別是蘇州洞庭碧螺春製作技藝、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揚州富春茶點製作技藝。這三項中國茶製作技藝,何故成為“国际級非遺”?
來自非遺的呼喚,你是否聽見?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好地領略非遺的光辉,近来,由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西安市非物質文明遺産博物館出品的西安市非遺博物館宣傳片《假如非遺會説話》上線。該片用獨具創意的非遺視角,讓西安鼓樂、長安泥塑、皮影等非遺項目一個個“活”了起來,從而引導廣大市民和遊客更好地了解歷史、了解傳統文明、感知非遺魅力。
臨近大雪節氣,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冬意漸濃。在六堡鎮四柳村的蒼梧縣沁怡六堡茶業專業合作社裏,工人們正忙著“老茶婆”的蒸壓作业。“老茶婆”是六堡茶獨有的品種,摘取霜降後的茶樹葉子製作而成。蒸壓爐上煙霧繚繞,空氣中茶香嫋嫋,為冬日染上一絲沁人暖意。
近来,“都勻毛尖茶製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其间一個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産代表作名錄”。
一條長7.4米、寬2.2米的靛藍色染布上,白色線條勾勒出的衚同、四合院等建築元素,在暖色燈光下绘声绘色。在北京一家咖啡店,巨幅蠟染裝飾令人耳目一新,“以蠟防染”的苗族蠟染技藝與年輕時尚的現代文明在此相遇。店內陳列的桌布、手提袋,店員的圍裙上無不充滿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産名錄的苗族蠟染技藝的元素。
記者從黃山市文旅局了解到,中國非物質文明遺産保護協會日前公佈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遊交融發展優選項目名錄,共有非遺旅遊景區、非遺旅遊小鎮、非遺旅遊街區、非遺旅遊寨子4個類型200個項目入選。安徽省有10個項目入選,其间黃山市有8個。
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明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産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