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充满戏谑的口号,在2025年初夏席卷社会化媒体。这一口号,源自江苏13个设区市自发组织的草根足球联赛——“苏超”。
当南京与无锡球迷为“盐水鸭VS水蜜桃”的胜负争得面红耳赤,徐州与宿迁上演“楚汉之争”时,一张原价10元的球票被炒至600元,“没点手速根本抢不到票,当然,有手速也抢不到。”
一定意义上,“苏超”的出圈,是民间活力的充分呈现。实际上,不仅是“苏超”,抑或是此前的贵州“村超”,近年来出圈的一场场现象级全民狂欢草根赛事,背后都是区域经济的的风暴狂欢。
当足球场上的呐喊,与网友的热梗交织,网友看到徐州与宿迁球迷在“楚汉之争”后共饮一碗羊肉汤,常州三连败后为扬州游客敞开景区大门——在此,竞技场上的“世仇”,化作了发展路上的队友。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江苏,还是贵州,以及诸多草根赛事现场,那些披着雨衣在场边呐喊的孩子,举着手机直播赛事的摊贩,在社会化媒体疯狂玩梗的年轻人,正共同书写着中国县域经济颇具活力的新剧本。
“苏超”,全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资料显示,“苏超”由江苏省体育局与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全省13个设区市分别组建以城市命名的代表队参赛。
实际上,“苏超”在今年5月10日便已经开赛,最开始,只是在江苏人自己的朋友圈传播。但随着赛事关注度上升,“苏超”迅速成为全网热议的赛事。
在这场草根赛事中,被网友开玩笑说为“十三太保”的各市代表队,将球场变为地域文化较量的舞台。苏州与无锡的“苏南德比”被解读为“苏州保住了太湖,无锡保住了机场”;南通与南京的较量则演变成“谁是真南哥”的尊严之战。
“你敢信,一张原价10元的门票,甚至最高被炒到600元一张。”一位江苏淮安的网友老马颇为无奈地对《听筒Tech(ID:tingtongtech)》笑道,“就这,还根本抢不到。”
《听筒Tech》亦注意到,在闲鱼,不少人“代抢苏超”门票,售价在100元左右。
更有意思的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与“苏超”相关的商品,同样热卖。在闲鱼,出现不少“苏超”相关的定制T恤,售价在100-500元不等。在淘宝和拼多多,均有不少“苏超”相关的周边。在拼多多,一件印有“叫南哥”字样的帆布包,甚至卖出了近6万件。
图:电子商务平台关于“苏超”的相关商品来源:闲鱼(左)、拼多多(右) 《听筒Tech》截图
官方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苏超”第二轮联赛,吸引了近6万余名球迷入场,场均观赛人数近万人。对比职业联赛,2024年赛季,中超场均观众不足2万,中甲场均不足1万,“苏超”观赛数量已超职业赛事。
更重要的是,随着热度的上升,观赛人数直线上升。最新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最近的两把比赛,在盐城和徐州,现场人数均已超越2万,远超同期中甲联赛水平,且热度仍在攀升。
“谁能想到,一个草根赛事,能火成这样?”作为资深球迷,老马直言,没想到,“苏超”会这么火爆,“最近几场的上座率都很高。接下来的比赛,我已经买不到票了。”
在老马看来,“苏超”爆火,虽然在他的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他直言,在“苏超”,他看到了久违的“拼搏”精神。
“大家都铆足了劲想赢,毕竟输了丢不起这个人。”老马笑言,这场“苏超”联赛,关乎的是“十三太保”的面子,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证明,自己才是“十三太保”的“老大”。
“别不信,面子在‘十三太保’眼里,比什么都重要。”老马笑言,“你看,这两天,就连比赛场地的人数和满座率,都开始比起来了,一点也不能输。”
老马坦言,这才是他想要看到的“最纯粹的足球”,“就像网友说的,没有黑哨、没有假球、没有人情世故,只有真正的激情。”
老马笑道,正是这种“争强好胜”的拼搏精神,点燃了每一位江苏人的激情,进而推动了这场草根赛事的火热。
当然,在赛场外,江苏的“十三太保”更是各不示弱,将创意营销与文旅推广无缝衔接。无锡队赛后直播带观众“云游鼋头渚”,连云港将主场打造成“海鲜美食节”,常州赛区推出“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公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随着“苏超”的爆火,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镇江西津渡景区夜游人数较平日增长3倍。
“苏超”的火爆,甚至烧到了长期资金市场。有关数据显示,端午节后的6月3日,A股市场足球概念板块早盘集体拉升,多只个股直线涨停,受益领域涵盖体育器材、场馆建设、赛事运营等。
“苏超”出圈后,一个讨论得最为热烈的问题是,在传统职业体育赛事普遍面临上座率压力的当下,“苏超”何以逆势爆发?
对此,老马很是认同网络上的一些分析。比如,官方的推动、扎根群众、“散装江苏”互不认输,以及社交平台的推动等诸多因素,都是“苏超”爆火出圈的助燃剂。
在老马看来,扎根群众,还原了足球的“纯粹”,是“苏超”成功的第一性原理。
诸多公开的信息显示,“苏超”球员队伍中有职业球员、个体工商户、大学生,甚至高中生,真正体现“你行你上”的全民参与精神。
以社交平台上热度较高的球员、“苏超”射手榜第1名高驰为例,该球员目前便是一名高中生,来自宿迁普通的农民家庭,计划比赛结束后将去上大学。
“这些球员都来自民间,都是真正的爱好者。”老马直言,这从根本上还原了足球的“纯粹”精神。
“苏超联赛成功经验就是,天时地利人不和。”这虽是网友的调侃,但在老马看来,颇有道理,“‘十三太保’都想争第一,不管是球员,还是观众,每一颗想赢的心,都让赛事充满激情。”
和老马一样,诸多网友认为,“苏超”的策划者,是位“心理学高手”,他们巧妙地将江苏“散装省”的互联网标签,转化成了赛事核心卖点。
“要知道,过去多年,’散装江苏‘的’十三太保‘便互不服输,更别说是代表各自的比赛了。”老马笑道,“我们私底下都开玩笑,输了丢不起这个人。”
实际上,不仅仅是民间,即便是官方,也亲自下场玩梗。在诸多网友看来,官方“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口号,便彰显出了“十三太保”的包容与自信。
不过,在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士林哥看来,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给“苏超”的爆火提供了加速器。
诚如林哥所言,开赛以后,“苏超”最开始只是在本地小范围传播,但随着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迅速火爆出圈。
相关的数据亦显示,在抖音,话题“苏超联赛”的播放量超8亿;在小红书,#苏超联赛相关的线万;虎扑甚至将“苏超”排在五大联赛之首;B站UP主“老猫鱼不吃鱼”制作的混剪视频点击量突破百万。
“这里的足球很纯粹”、“没有假球、没有黑哨,只有‘世仇’”、“叫南哥(南通连贏数场后网友热梗)”、“常州从吊州,到巾州,现在只剩下丨州了”、“我想听江苏人听一句‘江苏欢迎你’”……诸如此类的评论,在社交平台受到网友的热捧。
“目前来看,’苏超‘可能是最干净的联赛,因为大家根本不在乎输赢,只在乎玩梗够不够狠!”对于这些网友的热议,老马表示,“每天在评论区笑得出不来。”
图:社交平台关于“苏超联赛”的讨论来源:小红书(左)、抖音(右) 《听筒Tech》截图
当然,在老马看来,这次“苏超”的成功,更深层次的是情绪价值的精准供给。在“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标语背后,是大众对纯粹体育精神的渴望。
“我都不是球迷,我就是为了争口气。”这显然不仅仅是老马一位当地球迷的感言,这种基于地域认同的情感连接,让比赛充满了激情和看点,才是赛事真正“出圈”的根本。
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是贵州“村超”(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这个先于“苏超”出圈的民间赛事,在2023年火爆出圈,可谓近几年草根赛事的典型代表。公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村超”全网综合浏览量突破580亿次,在线亿人次。
不过,虽然贵州“村超”仍在举办,且球队规模从2023年20支,提升到了2025年的108支,但关注度已经远不及当时。
在体育赛事从业人员王哥看来,实际上,如何避免“网红效应”昙花一现?“村超”有着其可借鉴之处。比如随着“村超”这一IP的打造,实际上让“村超”的“体育+”现象,得到了稳定的呈现。
公开的报道显示,近两年来,借助“村超”IP的影响力,贵州的台江县创建2个4A级景区,盘活闲置旅游资源;榕江打造“超好吃”“超好玩”等“村超+”品牌,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流量。
除此之外,诸多品牌如贵州习酒、家居制造商赛可度等与“村超”的战略合作,也探索出了“企业助力+地方特色”的产融结合新路径。
王哥便认为,或许,“苏超”亦可借鉴“村超”,打造IP品牌,实现“苏超”的“长红”。
在王哥看来,从过往赛事举办的经验来看,“苏超”如果要持续下去,最终难免会走商业化道路,“要做的是,如何平衡商业化和赛事的‘纯粹’。”
不过,“商业化”却是老马和他的朋友所担心的,“我们当然希望’苏超‘一直办下去。但我们更希望‘苏超’能够始终保持赛事的纯粹。”
老马便对《听筒Tech》透露,2024年,他特意去现场看了“村超”,但今年,他甚至没有关注“村超”,他表示,“感觉’村超‘多少有点变味了。”
实际上,老马和他的朋友都认为,“’苏超‘如果要持续热度,便要尽可能弱化商业化,让赛事始终保持’纯粹‘。”
更多网友关心的是,“村超”和“苏超”之后,会有其他“某超”出圈吗?在王哥看来,不排除这种可能。
实际上,王哥认为,除“村超”和“苏超”外,近几年来,“体育+文旅”的现象,在诸多区域得到体现,“如近两年端午节期间,持续出圈的‘龙舟’赛事,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同样实现了‘体育+’的效应。”
“很大程度上说,这些草根赛事的火爆,和近年来很多地方文旅出圈,有着较大的同构。”王哥表示,这些赛事,都是通过恰当的方式,精准结合地域文化,创造性地找到了有着广泛情感共鸣的大众参与“新场景”。
“这些草根赛事,融合了官方的组织、动员优势,以及大众的参与热情和民间活力,最终释放了吸引人、感染人的’情绪价值‘。”
在王哥看来,这种模式所展现的对于地域文化的表达,乃至区域竞争性的包容、开放,以及对民间体育和活力的尊重,都弥足珍贵,也具备广泛的参考价值。
“我们当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某超‘出现,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尤其在厌倦了传统体育赛事的种种套路后,这显然不单单是王哥和老马的想法。
哈哈哈,扬州没啥存在感,但是对阵常州真的是赚的盆满钵满,面子里子全有了,关键常州朋友还挑不出来理。哈哈哈,球是常州自己踢进自家球门的,还免费来常州玩三天,哈哈哈哈哈哈
8月8日下午4时许,在海南万宁市神州半岛乐涛湾,为救助溺水遇险的一家三口,37岁的广东游客吴秋钟,用纵身一跃的壮举,在惊涛中托举起生机,却因体力不支溺水英勇牺牲。
不识字老人两年被扣近9000元话费,女儿拿出超长账单,电信:退回误扣2600元
有广东江门的街坊报料,她62岁的妈妈不识字每个月手机话费就是靠存折代扣,直到今年4月,有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其线元都有。
In May, a man in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ollapsed after eating bitter calabash and was rushed to the hospital. He suffered from severe vomiting, abdominal pain, dizziness, and lost consciousness three times. Doctors diagnosed him with shock, low blood pressure, kidney damage,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s — conditions ultimately traced to the bitter calabash he had consumed.
突然加强!直奔浙江!台风“杨柳”路径又变,一旦爆发或成超强台风!杭州马上要变天,最新天气预报
前天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生成昨天突然北抬,对准浙闽一带目前“杨柳”形势如何?会对浙江造成影响吗?一手消息来了!
不过,这一次对“亮证姐”治安拘留的处罚决定书里,也有三个细节问题需要我们来关注和严肃对待:一、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一度公开了案件的男司机李某某的全名。
255万拍下校内51平商铺3年经营权,因不能卖烟酒放弃租赁,校方:赔偿3年租金差价损失75万元
经过多轮竞拍后,以年租金85万元合计255万元的高价拍下3年经营权。然而许先生的经营执照项目包含“烟酒”,学校在招租时明确不得售卖香烟、酒水,要求他变更营业范围,不愿放弃烟酒生意的他及朋友选择毁约。
8月6日,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公布了针对“亮证姐”侯某某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侯某某姓名进行了隐私保护,但却公布了另一方当事人“平头哥”李某某的完整真实姓名。
独家调查|娃哈哈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部分并入大经销商引发款项纠纷
近期,第一财经记者正常采访诸多娃哈哈经销商后了解到,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时候是突然“一刀切”,更不可思议的是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的款项。
这双多威的六边形跑鞋,两百多一点的价格,给了我们六边形碳板、六边形橡胶外底,还有透气网眼,值得入手#跑步 #多威六边形2 #跑鞋推荐
我媳妇回来了,我妈有帮手了#我的乡村生活 #美食 #三农#记录真实生活 #农村美食记录生活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建仓库的资金问题解决了#真实自我 #记录真实生活 #三农#记录我的农村里的生活 #农村自建房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